登录 注册

只差一步,离梦想更近一步
请填写您可识别的网名,用于查询报名信息

仅填写数字

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09)

作者:陈建军团队时间:2013-10-09 浏览:1879次

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09)

第九天 错落有致——递进式

转自张小龙博客

递进式就是将文章的正文部分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的文章结构。比起并列式来递进式的优势是显得有层次感,文章的立体感强。不好的是递进式在谋篇布局的时候需要费一番功夫,写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一、对比式的递进

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3.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文章:
老板与老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和企业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就是一个例子。他现在既不敢接大的订单,也不愿进行产业转移。又没有能力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用走投无路来形容林老板的困境实不为过分。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的企业就真的只有坐以待毙吗?我们是否真的无路可走?香港的徐老板以自身的经验,掷地有声地对这个问题说不!同样作为制造行业的徐老板,在1995年就将自己的工厂转移到广东内地,很好的利用了当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竞争力,同时注重国内市场,在产品内销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通过两个老板的截然不同的命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家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把握周围环境变化,根据这样的变化早做准备,才能避免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资源。作为制造业,劳动成本和物流成本是两项很重要的成本。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内地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优势,抓住时机进行产业转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低内销的运输成本。再次,企业应该协调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对国内市场的开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要根据国内群众的需要,调整自身的生产,增加国内市场在销售额中的比重,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
有了徐老板们的经验,林老板们应该在危机中看到机会。林老板们应该很好的利用危机中武汉、成都、重庆等内地城市接纳产业转移的好机会,积极主动和一些地方政府做好配合,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使企业在危机中得到新生。
我们还应该看到,徐老板的得意只是暂时的,产业转移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地区之间差距将逐步缩小,内地资源优势也将不存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成本将逐渐提高,比起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我们也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力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小。要使企业真正走出困境,产业转移只能是权宜之计。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不能逃避问题,更加不能走回头路。我们的眼光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徐老板们要有危机感,要再接再厉,加强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下一批的林老板!
我们相信,我们企业家在这场危机中能够得到各自的经验教训,也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自身拼搏奋斗,走出危机,再创辉煌!
 
评析:
1、这篇文章是递进式的文章,第三个自然段和第五个自然段是递进关系;
2、递进的关系是通过两个企业家的正反对比形成的,可以成为对比式的递进;
3、这篇文章行文比较自然大方,但是清晰性不足,形式上需要调整,是递进的关系更加清楚,以方便阅卷者阅卷。
修改后的文章:
老板与老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和企业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就是一个例子。他现在既不敢接大的订单,也不愿进行产业转移。又没有能力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用走投无路来形容林老板的困境实不为过分。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的企业就真的只有坐以待毙吗?我们是否真的无路可走?香港的徐老板以自身的经验,掷地有声地对这个问题说不!同样作为制造行业的徐老板,在1995年就将自己的工厂转移到广东内地,很好的利用了当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竞争力,同时注重国内市场,在产品内销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企业要生存必须充分利用资源,这是通过两个老板的截然不同的命运发现的秘密。要充分利用好资源企业家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把握周围环境变化,根据这样的变化早做准备,才能避免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充分利用好资源必须认清各种资源的分布和格局。作为制造业,劳动成本和物流成本是两项很重要的成本。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内地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优势,抓住时机进行产业转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低内销的运输成本。在充分利用好资源就要特别注重对国内市场的开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要根据国内群众的需要,调整自身的生产,增加国内市场在销售额中的比重,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
解决了生存问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个企业不仅需要生存,还需要发展,还要做大做强。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的眼光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这是谋发展的根本。徐老板的得意只是暂时的,通过产业转移利用好资源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地区之间差距将逐步缩小,内地资源优势也将不存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成本将逐渐提高,比起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我们也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力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小。要使企业真正走出困境,产业转移只能是权宜之计。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不能逃避问题,更加不能走回头路。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徐老板们要有危机感,要再接再厉,加强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下一批的林老板!
我们相信,我们企业家在这场危机中能够得到各自的经验教训,也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自身拼搏奋斗,走出危机,再创辉煌!  
 
评析:
1、文章主要对三、四、五个自然段做了调整;
2、文章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得,只是对形式进行了调整;
3、调整后的文章中心更加突出,层次更加清晰;
4、平时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反复的修改。
 
二、直入式的递进

问题:针对材料中所反应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50分)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文章: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一直以来,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从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从生活中的住宿条件到劳动技能的提高,从农民工自身的保障到子女的利益。成绩永远都只能意味着过去,我们要面向的是未来,要看到农民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再接再厉做好农民工作。
首先我们要继续推动农民工各项保障工作的开展。第一,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对发生工伤的农民工,要做好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支付的工作。第二,抓紧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制定更加适合农民工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第三,继续抓好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扩大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其次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待遇。第一是要提高工资待遇。要大力提高工资水平,同时通过股权分配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企业要通过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改变生产方式来为工资待遇提高提供良好的空间。第二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一方面是硬件条件。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做好劳动保障措施,避免因工作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损害。要改善工厂的住宿条件,尽可能的为工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软件条件。要避免大量长时间的加班现象,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完善娱乐设施。
最后是要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良好的素质是发展的先决条件。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通过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短期专业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农民工发展的基础。要推动鼓励扶持企业积极进行改造,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此外还要帮助农民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要引导一些好高骛远的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有长远规划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工作。
只要我们社会为农民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可预见的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农民工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张小龙 庚寅年四月十一于广州康乐园
 
评析:
1、这篇文章是递进式,分了三个层次:保障——待遇——发展空间
2、文章不仅在三个宏观部分之间的递进关系,在微观层面也是递进关系,如第二个自然段谈保障从基本的工伤保险到比较全面的医疗保险到管一辈子的养老保险。
3、文章没有过渡段,没有对比,没有举例,全是对策,简洁明了,直入主题,这是题目决定的。
三、混合式递进

“十二五”,我们期望

半月谈 苏北
 
岁末年初,翻检近日报章,一条消息映入眼帘:2010年12月15日,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墨脱公路修通,中国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终结。
这是冬天里飘来的又一缕早春的信息。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的思绪已经登上了世界最快速的高铁,可也不能忽略边疆那更古老的遥远;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沿海最壮观的都市,可也不能遗忘乡野那更荒僻的山村;我们的脚步已经追赶着历史更辉煌的前景,可也不能错失当下那更真切的日常。
“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都有一颗颗星星在生活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
我们已经步入小康,正在挺进全面小康。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在依然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
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嘱咐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
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4000万,农村低保对象有47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2300多万。还有6000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1.5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贫穷,并未远去。发展,未有穷期。
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
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利益分层,看多了收入分化。同时,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普遍觉醒,法治观念正在蓬勃生长。面对不少地方土地的强制流转,住宅的强制拆迁,农民的强行上楼,乡村的强行入城,面对生存发展资源的垄断,社会流动通道的堵塞,还有制度性暴富机制的强化和掠夺性权贵经济的猖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去实现参政议政的批评权、监督权。
公民精神的发育,民间组织的建设,网络微博的勃兴,社会民意的凸显,正在给百姓打开崭新的世界,人们更清晰地辨识着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地迸发着自己的声音,更真切地把握着自己的力量,更坚定地争取着自己的权益。人们已经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去改变人生命运,去增进公共利益。
当“十二五”走进视野,百姓真诚地期盼: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拆强建之后,众多乡村在“撤衬并居”“占补平衡”和“两个置换”中“被上楼”“被城市化”的风潮理当就此平息:在政府新拆迁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那些不惜流血自焚也要讨还财产权利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家园的悲剧有望不再上演:在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一再公告中,河南农民王帅举报政府非法用地、甘肃网民王鹏举报他人公考作弊遭警方跨省刑拘的“诽谤罪公诉化”现象应该就此终结……这是社会进步的标识,这是现代文明的警示。
百姓最珍惜的,是体面,是尊严。
我们在报章中看多了那些对于普通百姓“仇富”“仇官”的指责,可否再侧耳听一听那些日渐流行的官场、市场种种“雷人雷语”呢?在既得利益集团的财富攫取中,在社会分化引发的社会排斥中,普通劳动者往往不仅承受着利益的剥夺、权利的侵蚀,还要承受精神的扭曲、人格的歧视。
这尊严,来自于体面的劳动。我们耳闻目睹了智障包身工被困、富士康厂区跳楼、广东本田厂停工等一系列事件,警钟为谁而鸣?
这尊严,来自于权力的谦恭。求解分配不公,整治司法腐败,深化吏治改革,当有更大的力度、更新的进步。那些被暴力拆迁的平民,被城管追逐的小贩,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上访者,当有更多的表达渠道、更好的权利救济。
这尊严,来自于福利的保障。这就是: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痛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更小的城乡差别,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幸福指数,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创造适宜环境,提供广阔空间。
这尊严,也来自于内在的坚强。我们当从纠结化、弱势化的社会心态中解放出来,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去建设、创造,以现代的公民姿态,去参与、奋斗。
“十二五”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有同样火热的希望,也有同样沉重的责任。在新的远行中我期望,未来的五年社会太平,人民幸福。在新的期望中我祝福,打开了幸福之门,遥远的墨脱莲花盛开,墨脱人民的笑容比莲花更加灿烂。
 
评析:
1、这篇文章是递进式,递进分为三个层次: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百姓最珍惜的,是体面,是尊严
2、每个层次内部是有层次的,温饱——富裕;权利——公平;体面——尊严;
3、文章正文部分的内容显得非常多样化,有例子,有分析、对策、说理,综合性比较强;
4、文章的内容比较庞杂,需要删节才能符合申论考试的要求。
 
四、真题示例

 2010年4月山东、天津联考申论真题
一 给定资料

1.2009年,在人们对水价调整议论纷纷的背景下,某部门邀请某市自来水公司H总经理、B书记、某报w记者、公用事业专家x、Y、T、G、某外资投资公司S副总裁、M经理、市民代表D、C等,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座谈记录。
W记者:我觉得水它不单纯是一种商品,它有公共资源的属性,不能单纯地以商品来计价。因为政府从税收里头就已经提取了一些资金,居民对这块资源理应低价共享。
H总经理:十年前我来到这个企业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认为水是自来水、福利水,不是商品。自来水公司长期不参与市场竞争,亏损靠补贴,投资靠拨款,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持续低迷的水费征收率,居高不下的管网漏失率。加上积累下来的几亿元社会拖欠水费,成了我面前的大难题。一栋297户的居民楼,12年不交水费,周围的居民楼也在关注着他们,这个事态如果扩大,全市可能都要不交。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采取行动。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第二天对这栋楼停了水,一直停了36天。停水后第二天,铺天盖地的报纸,整版整版的报道、评论这件事。停水之后,陆陆续续有居民开始交水费了,可是管网就这一根,对已经交水费的居民怎么办?我们说下决心,对交水费的居民提供矿泉水。我们职工就把矿泉水一桶一桶地扛到他的家里。后来我们听说了,这栋楼的居民走在街上,不敢说是这栋楼,谁要说是这栋楼的居民,大家都谴责他,形成了一个社会舆论。但这还不够,供水企业要不要盈利,是不是亏得越多越光荣。光停水还解决不了。
X专家:供水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追求盈利,讲究成本,我觉得这是很客观的一件事情。
G专家:作为企业,好像盈利是一种天然的冲动,所以我们说有涨价的冲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各国通用的。我最近到墨尔本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供水企业,盈利率很低,看去年的年报,它的净资产回报率大概只有1%到2%的样子。如果我们说自来水公司是公用性质的企业,那么它就不应当有盈利冲动。
Y专家;供水行业的特点是自然垄断性,它在市场上是不可竞争的。对我们公用事业,消费并没有选择权。这样一个自然垄断的企业,要有盈利,就很可能获取超额利润,消费者质疑它涨价是不奇怪的。
S副总裁:我觉得法国做得比较好,它的水价构成是供水的全部成本,除一些生产成本之外,还有税金,再加上投资成本,还有其他新设施的投资,比如说管网的投资,这些成本必须是客户认可的,运营商也认可的,予以公开。法国近几年跟随欧盟的标准供水,每年的水价都有一点增长,不是十年不涨,一下子涨很多。
H总经理:如果公用企业的利润仅靠调价来实现,这是不全面的,应当加强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而不是把实现利润的目标和手段放到调价这一个措施上。水它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商品。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大、发展,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我们市现在每年都要以五万吨的量增加着供水的需求,可是亏损状况依然存在。是引入投资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通过涨价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是其它的思路?
M经理;我觉得解决中国供水行业问题,必须选择引进社会资本这一条。
B书记:我认为现在水价非常低,不利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我们市现在居民水价才一块钱一吨,每人平均每月用水量三吨左右,十天才用一吨,放到一天才一毛钱。现在买根黄瓜都得三毛钱,你说这个水价低不低?
D代表:黄瓜和水的问题,没有可比性。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就从两个方面看。1985年我们的工资是多少,水费是多少,现在我们的工资是多少,水费是多少,这样比较一下,我感觉水价可能是高。
Y专家:我觉得这位先生说得非常有理,水价是高还是低必须有个参照物。从国际上看,水价占家庭收入3%以下是合理的,超过3%就不合理。
M经理:我们全国所有的大城市都算过,只有个别城市达到了1%,其它城市都在1%以下,大概多数在0.5%左右。
Y专家;公用事业发展长期以来比较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2007年和1990年相比,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长了7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两倍,但公用事业投资太少,城市居民缺少应有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单靠涨价不能解决投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打破了由政府包办这样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到公用事业设施的提供和服务中去。近些年来,引进了大量外资,世界上一些知名的水务集团,已经在中国的水务版图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也有引入外资又摆脱的。我们请H总谈谈他们这样做的理由。
H总经理:引进外资最初是把回报率确定下来,同时把水量确定下来。但后来的发展,我们供水企业的负担比较重,政府又不能把这个投资回报的压力转移给老百姓,政府的财力又不能在短期内满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回报要求,而它的高利润回报的要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重组的一个原因。这时我们大胆地引进市场机制,眼睛向内,挖掘潜力,不找市长找市场,一个最突出的政策叫“万吨水十个人”。那就是我们对八个城区的自来水公司,实行每万吨水只给十个人的工资。以前这个人数差不多30人,这一下子就砍掉了20个人的饭碗。在这个问题上,我把压力加给了我们各区的经营者,他们觉得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B书记:我当时在东方区当经理,五百多人,一个月就给我160多人的工资,你说让我咋活啊。那时候真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嘴上净起大水泡。可后来,我拿到了奖励。
Y专家:刚才H总说万吨水十个人,既可喜也可悲。可喜的是我们H总是真正的企业家,他压缩成本来提高服务,使消费者受益。可悲的是,也许我们万吨只需要十人,甚至不需要十人,但是我们过去却用了三十人,这三十人的成本都是我们所有的消费者甚至政府财政来背负的。
M经理:刚才H总讲到了只给三分之一的人发工资。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去到市场上去,自己去揽生意,自来水公司能够揽到什么生意呢?作为这样一个垄断性的行业,让它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去给自己挣口饭吃,我觉得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T专家:对外资进入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对外资的管理,对外资的技术,对外资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看法是一致的。
H总经理: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强调政府对公用事业的控制力,凡是出问题的地方,都是政府缺少控制力。我到过国外一些地方,他们是政府控制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就是政府把经营权拿出来在全社会招标,选择最有经验、最有实力、最有信誉的运营商来运营,这样的一些做法我觉得都值得我们借鉴。在《经济观察报》上我看到一组专题,叫做“水价上涨背后的跨国势力”,你们觉得这种直接关联度到底有多大?
W记者:我是参与了这个专题。做完这个专题到现在,外资究竟跟水价上涨是不是有关联,其实我们都没有特别确切的答案。因为他们对这个事情非常的谨慎,他们不愿意直面我们记者的调查。
M经理:我认为涨价和外资没任何关系。西北某市从1992年到2006年水价上涨了七次,而某知名外资水务集团是2007年与该市进行合作的。
X专家: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外资公司购买了我们水项目的股权后,势必会对水价的上涨带来一定压力,投资是要收回利润的。
S副总裁:我们的算法,作为一个投资项目,首先我要看这个城市的发展,有没有发展前景。比如说某大城市,当初我们认为它是国家鼓励的西部开发地区。人口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排名在前,那么它将来的用水量一定是增加的,所以不涨水价我们也可以生存。在那里我们进去七年都不涨水价,怎么能说只赚不赔呢?
C代表:我的看法是,国外的资本进来毕竟是追求利润的,不可能是来学雷锋、给你做好事的。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外资进入中国水务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企业有盈利的需求,但水毕竟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它的公益性。
 
2.某市居民对2004年7月10日的一场暴雨记忆犹新。那天是周六,市民们如往常的周末一样逛街、聚会、休闲。张艺谋大片《十面埋伏》的首映式正在这天举行,大批倒票的“黄牛”憋足了劲要大赚一笔。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让所有在外边的人狼狈不堪。当天下午16时左右,该市上空电闪雷鸣,顷刻之间降下瓢泼大雨,不到两个小时的降雨让全市交通陷入瘫痪,10多座立交桥下积水深达2米,一些地下商场、地铁站也被雨水淹没,公交车、小汽车变成了船。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某负责人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那场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我们的笑话。”这样的事件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曾出现。市政建设与城市改造不同步的现象至今依然是个不小的问题。有专家表示,以应有功能来衡量,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连“健康”都算不上。
 
3.截至2009年4月份,中央的4万亿元投资已经带动了地方30多万亿元的投资。从4万亿到30多万亿,这些保经济增长的投资都流向了哪些领域?资料显示,铁路、公路、航空、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医改、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都是投资的主要流向。例如,某市新增投资60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中小企业和农业,其中20亿元用于高铁的征地拆迁。某省拨付9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和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某省组织了3300亿元投资,主要投向千亿基础网络工程、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和千亿惠民工程。其中惠民工程主要指配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服务设施。但有专家指出,各地似乎都缺少了对城市公用事业的关注,而中国仍处在市政设施相对不足且市政设施需求迅速增长的阶段。尽管投资中有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部分,但比例很小、规模不大,尚不足以体现城市公用事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这位长期研究城市公用事业的专家说,城市公用事业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市政道桥、公共交通、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管道燃气八个方面的市政设施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城市公用事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初期,讲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讲得比较多的是改善投资环境。
 
4.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城市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在1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比例在2%以上。某专家指出,因为城市道路、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在目前的投资规模基础上,投资扩大1倍,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也很难说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我国城市化进程仍然处在迅速上升阶段,现在全国有5亿多城市人口,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多,这对城市公用事业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对投资者来讲,也是个巨大的投资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摸索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道路,一些吃皇粮的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开始断奶。2002年12月,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在市政公用事业逐渐放开的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让很多地方政府兴奋不已。然而,随着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开始出现。
2008年1月,S市300多辆公交车停运,致使全城70多万市民出行困难。造成停运的原因在于公交民营化运转不良。P市原本已经出售的水厂现已被收回。专家认为,公交线路、水厂卖出去,本身没有错,但基础分析工作没做透,这样一来,损失的是国家,伤害的是消费者。某报记者在报道中大声疾呼:“这样大规模地出售公用事业产权,世界罕见!以前地方政府是卖地赚钱,现在把市政公用事业也卖出去,这些都卖完了该怎么办?不客气地说,这简直是败家子行为!”
 
5.2009年7月31日,L市举行“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参会的18名听证代表中,17名代表同意水价调整,只有1人提出“最好不要提价”。消息一出,社会哗然。有网站展开了“如何看待L市水价上涨”的调查,超过80%的网友投出了反对票。8月4日,L市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消息,邀请网民参加一场“关于供水价格改革调整”的座谈会。记者进行了统计,实际到会59人,在3个多小时的讨论中,39人发言,其中9人鲜明地反对涨价。与网络调查超过80%反对水价上涨形成反差的是,现场有16人明确表示赞成有条件地调整水价。反对涨价的主要理由,一是认为L市不缺水,没有涨价的必要;二是认为水务集团的账目不够透明。
记者来到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访问了74岁的卢奶奶和她的老伴儿。
记者:“卢奶奶,你家里一共用多少水?”
卢:“用4吨、3吨。”
记者:“几口人?”
卢:“5口人。”
在卢家,记者看到很多盆子和桶。老人告诉记者这都是用来存水的,存下的水要用来冲厕所、拖地、浇花,为了节约水,家里还特别改造了抽水马桶的开关。卢奶奶和老伴儿加起来每月有2000元多一点的退休工资,但是由于儿子、媳妇没什么收入,所以一家五口主要靠这2000多元,水费每月9块多钱。
记者:“要是以后每月花个12、13块钱水费,承受得了吗?”
卢:“俺俩仔细着呢,俺俩可在乎。”
居委会的肖大姐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这样节约用水的。水费涨一点也许还行,就怕连环涨价。
在L市另一家用水大户企业,记者了解到,他们已经在近几年对设备进行了节水改造,凡是工业上的用水都可以回收再重新使用,水的利用率达到了约97%。
尽管L市的水价还没有上调,但从企业到普通居民,大家已经都在精打细算省着用水。这也给出了一个答案,为什么城市扩大了,经济发展了,可是全市每天用水量却比十几年前下降了几十万吨。
在这次L市水价上涨的文件中,有一组数字很触目惊心:L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45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世界的1/20,属于极度贫水区。L市水文部门负责人说:“附近两个水库的水,基本上不算L市的水权,属于过境水,是上游的水资源。即使是流经L市的几条河,水量也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多。大家看到L河的水面比较宽,实际上因为橡塑坝把水蓄起来了,真正来水,就是坝体上面流的那点水,那才是真正的来水。”
 
6.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首当其冲是加强节水。在加大节水、治污和污水资源化力度的同时,还要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长江流域向黄淮海地区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也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从论证规划到设计施工,历时半个世纪,贯穿豫、冀、京、津等多省市。为了让北方群众喝上“放心水”,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丹江口库区,掀起了一场防污治污生态保卫战。如今,丹江口库区水上流失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水源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被誉为“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放眼远眺,碧波荡漾,茫无涯际。当地水务部门评价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库区7个断面水质完全符合南水北调的调水标准。
 
7.根据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250万至300万立方米/日,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将达到26%至37%,国家海水淡化研究室一位研究人员说,目前天津生产的淡化海水在本地工业中的利用率已达100%。海水淡化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可拉动化工、材料、冶金、机械制造、仪表及自动化等产业发展,这对于沿海的一些企业来说也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8.目前占世界人口40%的8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许多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美国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护水源,水源重复利用,调节河川径流,选育抗旱品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整作物种类和市场供应等。以色列地处干早半干早的沙漠地带,为克服降水不足,以色列大力开发灌溉地,农业灌溉用水中20%为不可饮用水。灌溉方法主要是滴灌和喷灌,水的利用率分别可达95%和80%。全部采用电脑管理,利用水分感应器自动调节灌溉,包括灌溉时间、次数、间隔、灌溉量等。澳大利亚有70%的地区雨量在500毫米以下,全国地面水源不多。他们不断采用新的节水灌溉方法,例如把12厘米的滴水管埋入地下,把水和肥料溶液直接滴灌在西红柿等作物的根部,多余的肥料不致污染水渠,不但节省大量水肥,而且可收获90%的优质蔬菜,传统的灌溉方法只能收获60%——70%。许多国家的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因此修建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成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主要手段之一。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从西三河向东三河调水,调水总流量高达2915立方米/秒,平均年调水量22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55万公顷。一些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形成了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如以色列,不仅对地表水、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而且对废水循环利用、人工降水、海水淡化和盐水灌溉,甚至抽水站和输水管线等也实行统一管理。并通过立法,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二 作答要求

问题:参考给定资料,以“作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为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并根据自己选定的角度拟一个副标题;
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1000——1200字。
 
 作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在思想与行动之间
 
水价是否应该上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专家、民众、政府、自来水公司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有的反对,有的赞成,有的观望,有的矛盾……。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结果也不得而知。
——统一思想是摆在我们面前首要的任务。
争论不休的背后是大家的思想不统一。大家都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用水者希望水越便宜越好,最好白送还倒给补贴;供水者希望水价越高越好,1000块一杯;专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认为自己才掌握了真理。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社会公德心。此外必须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大家的相互了解,通过协商和沟通在种种立场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出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平台搭建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召开听证会。水价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关系到自来水公司的运作和利益,关系到政府行政,我们不能让群众吃亏,不能让自来水公司亏本,也不能给政府增加负担。只有通过民主协商才是统一思想的王道。
——在思想统一基础上必须积极行动。
统一思想只是在认识问题,而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制止争吵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水价的高低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争论的力气用来宣传节水的方法,用来参与水污染的监督和治理,用来研究水的循环利用,用来改造我们家中的马桶或者水龙头,我们该会节约出多少水,节约出多少前钱,节约出多少个人类的明天呢?
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水的保护、水的节约、水的利用、水的开发、水的管理上面。要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首先是要保护水资源,既要保护好地表水资源,要大力治理水的污染;也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要制止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其次是要合理的地利用水,大力推行和倡导节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的推行节水农业,努力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再次是水的开发,我们要通过技术手段,将无用的水变成有用的水。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海水淡化处理的水平。此外自来水公司必须公开透明的运作,大力节约成本,千方百计降低水价,提高服务质量;我们的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和投入,减轻群众的负担;最后我们还应该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通过立法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使水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化,制度化。
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我们要做的不是争论,而是行动,不是推卸,而是担当。让我们充分发挥敏于行而慎于言的优良传统,多做事少说话,不计较,不抱怨,共同将水资源这篇大文章做成流芳百世的好文章!
 
评析:
1、这篇文章是递进式,分了两个层次;
2、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在分析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在解决问题;
3、这篇文章还可以写出三、四个层次,“完善制度,全面规划”可以作为第三、四个层次的主旨句。
五、内容回顾

今天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
1、介绍了文章写作的递进式结构
2、了解了几种不同风格和结构的递进式的写法
3、学习了如何对层次不清晰的文章进行修改和调整的方法。
练习:以《作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为题,模仿范文写一篇递进式的文章,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浙江省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

上一篇: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08)

下一篇: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