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只差一步,离梦想更近一步
请填写您可识别的网名,用于查询报名信息

仅填写数字

申论学习的正确方法:“厚—薄—厚”的辩证法

作者:陈建军团队时间:2010-02-03 浏览:1845次

申论学习的正确方法:“厚—薄—厚”的辩证法

——兼谈如何反“反培训”

《申论万能宝典》的第四版即将付梓出版了,有欣喜,也有担忧。担忧的不是质量,更不是销量,而是如何让《申论万能宝典》的能量在朋友们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到极致,如何帮助朋友们真正掌握申论学习的正确思维和方法,如何使朋友们在接受完培训后,又不留痕迹,真正做到“得其意,忘其形”。

当前的申论学习和培训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傻呼呼”。漫无边际,漫无目的。碰到热点就看,碰到题目就做。结果是时间花了一大把,笔记做了一大摞,热点背了一大堆,考分却是一大憾。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肤浅化、简单化和自我化,殊不知申论考察的重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透过万象大观,直击问题本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殊不知,自我封闭、不得要领的复习害人不浅。这也是“备考”考不过“裸考”的重要原因。

二是“小聪明”。不读书,不看报,不做积累,不做真题,崇尚押题,迷信模板,投机取巧,沉溺于一知半解的兴奋之中。结果总是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满心欢喜的走出考场,但不得不满腹狐疑地面对可怜的成绩。这种情况较第一种情况要好一些,但问题也很大,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培训惹的祸。应当明确,适当的“小聪明”和培训是必须的,这为我们回答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思维框架和结构框架。但这种“小聪明”如果没有厚实的积累作为血肉来支撑,剩下的就只能是培训老师留下来的那点可怜的模板和框架了。在“反培训”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和阅卷老师共识的今天,这自然会被“反培训”的利剑斩于马下。这就是很多考生自我感觉良好,但考试成绩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三是“大智慧”。广泛涉猎,善于厚积外部的申论知识和经验,之后通过培训(培训时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把大量的热点素材和申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高度的概括,把厚厚的教材变成薄薄的关键词笔记和精炼的思维公式。然后,更为关键的是,勤而行之,经过内省式的消化和领悟,在申论思维(见本书第三版序言)的引领下,根据试题具体的素材,充分调动考前积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对关键词进行扩展,从而得出鲜明、厚重的申论答案,最终拿到申论的高分。这就是“厚—薄—厚”的辩证法,也是申论学习的“大智慧”。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把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把外部培训与自我积累相结合,才能真正把培训的痕迹抹去,让培训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换言之,“厚—薄—厚”的辩证法也就是反“反培训”的根本方法。


“傻乎乎”的情况过分强调“厚”,“厚”的不得要领。“小聪明”过分强调“薄”,“薄”的过于浅薄。只有贯穿“厚—薄—厚”的辩证法,才能帮助考生们真正走出申论备考的误区。这种“厚—薄—厚”的辩证法贯穿在《申论万能宝典》中。

第四版是《申论万能宝典》上市以来修改最大的一次,修订率达到50%以上。修订后的《申论万能宝典》的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家掌握“厚—薄—厚”的辩证法,不但要把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思维和方法告诉大家,更要把如何把简单的框架和模块进行扩展和加厚的技巧传授给大家。“万能八条”的二次扩展、观点立意的扩展法等内容都是在这些方面的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申论万能宝典》变得更为厚重,之前的《申论万能宝典》一分为二,《申论万能宝典》的姊妹篇《申论范文宝典》一并出版。《申论万能宝典》增加大量各地公考申论真题。《申论范文宝典》的一个亮点是从维度—核心考察角度—命题预测点(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申论易考热点做了最为系统和清晰地梳理。《申论范文宝典》的另一个亮点是针对每个命题预测点,给出了相关的申论范文。

尽管《申论万能宝典》很厚,但真的希望,朋友们可以完成由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从而顺利实现心中理想。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郭志法博士和王永磊硕士为该书所做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的姜灵均博士、阎海潮博士和中央党校的刘海峰博士参与了本次修订,一并表示感谢。

 

 

钟君

200971

上一篇: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当下申论考试中的变化规律

下一篇:2009年河北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真题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