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只差一步,离梦想更近一步
请填写您可识别的网名,用于查询报名信息

仅填写数字

2017年广州市公考《申论》题(双考区,考生回忆版)

作者:陈建军团队时间:2017-03-27 浏览:1993次

2017年广州市公考《申论》题(双考区,考生回忆版)

 

材料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为春节。

在春节漫长的历史中,挂灯笼、逛庙会、走亲访友等年俗在不断演变。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年初一早上,父亲带领全家跪在门槛内侧,朝着门外,恭恭敬敬磕几个响头,祈祷来年吉祥安康、人寿年丰。

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走家串户,互道“拜年”、“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在那物资匮乏的年月,新月好友互访时,还免不了要拎点自制的咸鱼、腊肉、炒花生、炸薯片之类的礼物。

八九十年代,孩子们大年初一早上穿新衣已显得不重要了,红包里几个小票逐年发展为百元大钞,最显著的变化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共同等待新年的到来。

到了21世纪,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电子产品随(缺失)足不出户,捧着手机滑动手指,瞬间便能为千里之外的(缺失)

材料2:

“年”怎么过?90%的广州人都会逛一趟花街。

2017年1月25日,开市一声锣响、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等广州11个花市正式拉开序幕。“80后”广州仔在小陈趁着中午午休时间出来逛一下花街。相比于十年,小陈觉得,现在的花市更像小时候那样具有年味。“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喜欢跟朋友逛花市,真的是单纯逛,偶尔会买点小玩具小风车,但极少买花。”小陈说,“但近几年,家里的花基本都是花市买,因为感觉花市里的花品种多了,价钱也不贵。”

据统计,2017年1月27日至2月6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系列迎春花市活动及局部公园、景区、森林公园游园客流飘红,突破300万人次。春节假期7天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1324.6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8%;旅游业总收入98.62亿元,同比增长16.18%,再创历史新高。春节的这几天走在广州街头,确实碰到了更多全家出动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广州过大年似乎已渐渐深入人心。

材料3:

这些年来,“过年”在多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通过案例的行使来感受这些变化。

(缺案例一)

案例二:

除夕夜,回龙铺镇54岁的农村大妈春婶和亲朋好友用微信互通过年好。如今,像春婶这样的农村大妈也开始新潮起来。“2000年那会儿,大家拜年都是打电话。家里每人都打好多个,要花不少时间,花费也不少。后来大家用手机发微信向亲友拜年,可这短信原创的内容很少,很多看也不看,就直接转发了。这两年,开始微信拜年,这的确比发短信省钱省力了。”不少网友表示,大家在微信群里既可以互相拜年,又可以交流过年经历,还可以随时分享图片,显得更加“真情流露”。

案例三:

除夕这天,家住怡宁新村的老范一家人像往年一样团聚在一起。不一样的是,往年过年,大家喜欢打扑克、搓麻将,一起热闹热闹,增添节日氛围,但今年,直到除夕下午也没组织“牌局”,而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玩的“不亦乐乎”。老范建的这个微信“家人群”,原本是想让今年远在外地值班不能回家的姑妈、表姐几家通过微信群和大家团圆。“没想到不管长辈还是孩子,在群里都聊得很起劲,比我还积极。”老范笑说。不仅如此,“赶时髦”的一家子还在群里玩起了“抢红包”的游戏,30多个人轮流发红包,看谁抢的多。虽然每次随机抢到的只是几块、几毛甚至更少,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无论相隔多远,都犹如团聚在一起。

案例四

老赵是某单位驻三亚的负责人,对他来说,今年春节期间没了公务接待,一身轻松,多年来也首次有时间在家过年、走亲访友了。担任河南一家国企领导的老陈也说:“纪委的人过节也暗访,豪华酒店、棋牌室等地方是重点。公款消费开发票,说不定身边就有人盯着呢,谁敢?”

案例六

“高档烟酒几乎无人问津,卖得比较好的主要是养生酒。大多数人送礼买的最多的是牛奶、八宝粥等廉价物品……”一家中型超市的老板比较起前些年春节的销售状况,用上了“天壤之别”四个字。来自山东的小赵,为了给家人送礼物想了好几天,最后决定给家人带回几罐茶叶。她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常常会沏壶茶、谈谈心,好茶叶最实用。网友小禾表示,今年准备送父母一套刚买好的家居服套装。“父母想锻炼身体,但因为天冷懒得出去,他们老在家里踢球,穿秋裤秋衣不太合适。往年给父母买过玉镯等稍微贵重的首饰,发现他们也不怎么戴,还不如买点实用的,起码不浪费啊!”网友小雨给父母特别挑选了一些养生保健品。他表示父母年纪大了,积极挑选保健品也做了些研究,不合适的不能送。他觉得现在有些官方微博在年节期间特别发出一些健康小贴士,比如提醒“春节期间家家大鱼大肉,蛋白质摄入过剩,再吃蛋白粉会增加内脏负担,对老年人身体有害无益”,“很贴心,很实用,这类官方信息比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更能让家里长辈接受。”

材料4:

有人归心似箭,有人“望乡却步”。后者思念家乡却又害怕归乡,渴望团圆却又心有顾虑。这个群体,被称为“恐归族”。

此前一项有1840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认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

“如果用1到10来表达‘恐归’指数的话,我大概能有8或者9。今年为了从家里早点回来,我主动申请了假期加班。”在深圳工作的江西“95后”女孩小敏说。她喜欢回家过年享受“浓浓亲情”,“恐归”恐的是花销太大。“春节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去。有一年过年,几乎每家亲戚我都送了礼物,每个孩子我都给了红包,现在的红包数额又大,给得太少不好意思。最后总共花了2万多元。为了省钱,我回到深圳后吃了好长时间的方便面。从那以后,我就成‘恐归族’了。”和小敏不同,江西南昌女孩小樱最怕的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问她“有对象了吗”。小樱说:“我已经32岁,恨嫁已经恨了好几年了。从大学毕业那年父母就开始暗示我可以找对象带回家了,到现在都7年了,我却还是单身,身边闺蜜也陆续嫁人,家里的妹妹都结婚了,过年期间七大姑八大姨几乎每人都要催我几遍,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相比于“恐归族”、“恨嫁族”,山东小伙小王把自己归为“城漂族”,他过年回家最怕的是顿顿喝酒。“头整天晕乎乎,胃整天辣辣的,真是怕了。”小王说,老家在农村,春节没啥事儿,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酒。他的酒量不好,每喝必倒,但不能不喝,怕伤了和气。

大学即将毕业,小李今年一点也不想回家过年。他说:“我现在就怕家人问起来毕业之后的事,更怕同学聚会时,人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签工作的签工作,可是我还没个着落,这个年肯定难过。”像小李一样觉得自己“混”得不如别人而不愿回家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69%的人过年不想回家的原因是“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

团圆的喜悦与生活的焦虑并存,后者在春节期间集中爆发。“恐归族”们感叹:过节,怎么就成了“过劫”?而更多的人在问:怎样让过年回归质朴的舒心和快乐?

材料5:

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迈入了智能网络时代,街上往来的人群不再是单纯地行走,餐桌前的人手上握着的不再只是筷子,电视机前的人注视的也不再是节目内容,随处可见的是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晒朋友圈,刷朋友圈是很多年轻人过年的时候特别热衷的活动。然而,面对过年时朋友圈里吃吃喝喝、残羹剩饭的图片,有的网友动起了心思。有晒春联的,在朋友圈里晒晒自己家的春联,是手写的就更好了,既可以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人文素养。还有晒民俗的。“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都有自己的民俗,网友们将拍摄到的民俗活动图片在朋友圈“显摆显摆”。既吸引了网友的目光,又传播了中华美好的传统文化。更有晒亲情的,给爸妈捶背的镜头,帮妈妈梳头的镜头,带孩子戏耍的镜头,与妻子交心的镜头,大大方方在朋友圈晒一晒,分享自己的幸福亲情,也能激发别人的小家情怀。

除了晒一晒,还能拍一拍。在央视网征集到的“新春▪变化▪乡愁”主题微视频中,拍客“向东”摄制的《寻找我们的年味儿》,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贵州绥阳千余群众舞龙舞狮喜迎新年的热闹场景。拍客“郭德茂”上传的《妈妈的年味》不仅展示了地方美食诱惑,更喊出了众多网友的心声——“妈妈的健康就是最美的年味儿”……年味儿、孝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精气神在网友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网友们通过浏览众多参评作品,感受到了各地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保护、传承和发展。

材料6:

2017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巴塞罗那的春节巡游活动中包括舞狮,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发行了鸡年纪念邮票。去年,纽约首次把中国农历新年设定为学校假期。正如《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所称,以敲钟、燃放爆竹和传统舞狮作为标志的中国新年,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性庆祝活动”。

春节期间,受国家文化部委托,广州市组织由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组成的广州艺术团赴英国伦敦、格拉斯哥、亚伯丁、贝尔法斯特等多个城市演出开展为期16天的“2017广州文化周——欢乐春节英国行”,与英国人民共度农历春节、共享中华文化。

“2017年英国伦敦新春庆典”是亚洲以外最大的新春庆典,在本次主题为“中国:昨天,今天”的系列活动中,广州艺术团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举行粤曲专场专题鉴赏会,全场爆满,一票难求。伦敦承办方的胡先生表示:“这次演出真的见证了广州艺术团的魅力!我们几位会长已将自己的门票让出,还是满足不了热情观众的需求,现在我们还在安抚渴望观看演出的观众的情绪。”演出现场,《娱乐升平》、《孔雀开屏》、《水乡春色》、《春风笑语》等一首首传统粤曲诠释了广东音乐的优美欢快,国家一级演员梁玉嵘演唱的《唐伯虎思秋香》更将粤曲欣赏会推向高潮,令在场观众如痴如醉。寓意吉祥的软体铁枝木偶表演的敦煌舞《龙凤呈祥》拉开了广州艺术团年初二新春庆典表演的序幕,演出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数十万人沉浸在龙腾狮跃、锣鼓喧天的欢庆中。春节已然成为伦敦人的节日、美国人的节日,成为不分种族、民族和国家的和平纽带。

“中国希望春节能够增强他在海外的软实力。”英国《经济学人》文章报道。这些让外国人乐在其中的春节庆祝活动,也许会让那些“担心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过像圣诞节这样的西方节日”的中国人放心,因为“中国的新年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契机”。

2016年春节,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几个外国主持人来到中国,开启了一场文化探寻。他们从北至南,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都市到乡村,几乎跨越整个中国,以他们独特新鲜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春节。网友们评论,X中外的中国温情,满画面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影,让“歪果仁”目瞪口呆的中国传统民俗,“高冷”科技、民生叙事的宏大场景……这些都令这部纪录片看起来生动有趣,此外,居然还有浓浓的年味儿。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吃顿丰盛的年夜饭,坐下来与许久未见的亲人聊聊天,窗外爆竹声声,烟花点亮夜空……,这就是中国人的春节。但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过年也经常意味着被亲戚朋友一次次地追问婚姻状况、人生规划、学业进展、收入情况等。

从往年关注中国的春节活动,到聚焦中国春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再到今年世界各大媒体从不同细节关注中国春节变迁,海外媒体中的“春节”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社情、民情,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材料7:

在我国花炮主产地长沙,连日来持续的严重雾霾并没有影响市民燃放烟花鞭炮的热情。除夕到初一,长沙依然上演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场景。节日的焰火映照着这座城市。

一些媒体在走访部分烟花爆竹销售点时发现,现在选购环保型花炮的市民越来越多,同时更倾向于买“小而精”的小药量花炮。“环保花炮价格稍微高点,但是味道不那么重。”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花炮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对花炮的“环保含量”越来越重视。

然而,环保花炮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污染。长沙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整个除夕夜,其所在小区的鞭炮声彻夜不停,而且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熏味,以至于不敢开窗。截至1月30日,长沙全市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全部监测到重度以上污染。

为消除爆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爆竹带来的废气、噪音污染,两个世纪前,天津就已经在城市范围内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第一个颁布烟花爆竹燃放禁令的城市。到2006年,先后共有282个城市颁布“禁放令”。

尽管禁令当头,老百姓却不愿轻易放弃沿袭多年的传统习俗。彼时,“放炮”游击队与监管人员之间的斗智斗勇,成为一幕具有黑色幽默的春节闹剧。

几番尝试过后,饱受质疑的“禁放令”逐渐被解除,各城市重新放开对于烟花爆竹的限制。如今,翻阅各城市颁布的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很难再找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死命令,取而代之的多是“鼓励移风易俗,倡导使用电子鞭炮、礼花筒等安全、环保的替代性产品”的倡导性条款。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烟花爆竹的禁放问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2007年1月,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但仅在下发通知两天后,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通知。

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后以“朝令夕改”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许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对于烟花爆竹的“解”与“禁”问题,目前民间依然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流传了千百年的烟花爆竹带来的年味难以替代,没有哪种方式能像它这样张扬浓烈地营造愉悦喜庆的氛围。反对者则认为,再美的烟火美不过健康的笑容,为了环境和健康,我们应该勇于突破传统,不能再固守祖先留下的习俗。对此,有学者认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放鞭炮是春节习俗中最容易被记忆的一项。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变化,旧民俗难以维系,但在人们依然对这些旧民俗保持着很高需求的现实情况下,就需要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民俗”来填补。如果只是一味地取消、禁止,也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材料8:

2017年1月22日,春运第10天,南京站候车室内,乘客们很忙,有的在梳头、有的在刮胡子、有的在敷面膜……这是新年要有新面貌的节奏吗?如果你单单这么想,那就太简单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务工人员说要体面地回家,主要是不想让家人看到他们在外艰辛的样子。

有人说,这种“体面回家”即(原图是“即”,应该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是“既”)是缘于对家人深深的爱,也是对远方的家和亲情的召唤最神圣的回应。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体面回家”背后其实更是一种春节阖家团圆传统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毋庸讳言,这些务工人员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精神抖擞地回家,确实有抹掉在外打工“辛苦感”,不让家人心疼的初衷,但其背后更多传递出的则是一种返乡的自信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坚定信念。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的看这都是一幅幅真实的素描。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异地就业和人口流动的常态化,也造就了春运的世人瞩目。六十多年的春运,数以亿计的人口集中迁徙,一路演变,成为中国发展的微观样本,从以往代客的大棚车,到快捷舒适的高铁车;从通宵排队、一票难求的焦虑,到网络购票、一键搞定的轻松;从普速高铁的运力之困,到高铁成网的运能释放;从对铁路的单一依赖,到各种交通方式的互补;各方面的服务保障配套跟进,使“峰高不显,人多不乱”成为春运的新代名词,刷脸进站,体现信息科技之美;站车wifi,尽享上网波浪之快;ur导航,领略进站上车之便,充满“科技范”的归途,大大提升了节前回家、节后出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春运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巨变。

以前“苦旅”,如今“暖旅”,春运是一种力量,带领我们找到有关团圆的温情表达。

材料9: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意见》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要求,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成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旦、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三作答要求

阅读9则材料,以“透视春节之变”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500-1800字。

2017年广州市公考《申论》真题(单考区,考生回忆版)

 

材料1: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材料2:

大约4000年前,岭南先民就已经利用独木舟在近海活动。公元前214年,秦朝平定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南海郡郡治在番禹(今广州),任命任嚣为郡守。秦始皇统一岭南时的番禹已经成为犀角、象牙、翡翠、珠玑等奇珍异宝的集散地。

西汉中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从广州出发,带领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航线,标志着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东汉时期,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大秦。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隋唐时期,广州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贞观以后,广州实际上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每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多达4000艘。当时中国与南洋及波斯湾地区有6条定期航线,这6条航线都集中在广州。其中最著名的是自广州起航到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诸国,途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000公里的“广州通海夷道”,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

清康熙中,政府在平定台湾之后,解除了长达40年的海禁,重新开放广州对外通商。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政府更是把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中外贸易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十三行”进行,规定番商“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交易”。从此,偌大的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广州进行,而且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

除了悠久的海洋贸易传统,广州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内陆水运优势。广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汇集了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江之水。广州正处于这个庞大水网的枢纽。其中西江、北江促进了内陆腹地和广州的经济互动,在古代就已远达两湖、福建、江南,以及西南的滇、黔、桂诸省。北江是输送两湖的土货、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江南的丝绸和葛布的主干道,连接梅岭古驿道,沟通韶关、清远、英德等地与广州的经济联系。西江流域的覆盖面更广。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西江》中说:“西有三江,其一为漓,一为左,一为右。右江至浔而汇左为一,而右江之名隐;左江至梧而汇漓为一,而左江之名亦隐,惟曰西江。西江在西粤为三,在东粤为一。”而东江则连通了广州与粤东梅州、兴宁、龙川、河源等地。

材料3:

仅仅7天,2017年广府庙会便“吸粉”超600万,花城上演国际大联欢:70多个中西交汇的文化项目先后登场,130多场线下演出、展示活动异彩纷呈。历经7年,广府庙会从无到有,关注度排名已成为全国“榜眼”。

不同于传统的舞龙舞狮,今年的广府庙会处处体现出科技元素。从北京路的“蚕宝宝”到VR、AR的登场,从千架无人机飞越广州塔到丰富多彩的庙会形式,广府庙会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庙会的认识。会玩,是当下不同层次的人的共同需求,更是年轻人的追求。从广府庙会所呈现出的元素看,广州玩出了科技,玩出了时尚。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科技做得好“玩”一点,使之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这满足了当下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也渐渐地成为广州的生活方式。广府庙会,玩转广州,在文化底蕴中感受科技和时尚潮流,这也必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走进庙会。

广府庙会只是广州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广州作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责任重大。在日益融合的世界中,广州要积极地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岭南文化去诠释中华优秀的民俗文化,用岭南文化去展现日益强盛的现代文化。

事实上,广州文化开放、包容、变通、创新,既尊重传统,又不固守传统;既注重创新,又不刻意求新;既不排外,也不媚外。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一切优秀文化,同时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坚持走一条务实而不务虚、低调而不张扬的创新之路,处处体现出变通的特点。

在传承中创新,这不仅是广府庙会,也是中华文化中其他地域文化得以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当前,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我们在不断吸收新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保持文化上的自立。而最好的自立之道在于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文化创新中,依然保留独有的文化特色。近年来,广州积极打造国内文化创新基地,在文化创新中打出“特色牌”,西关文化动作频现,岭南文化唱响主旋律。“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渐成潮流,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寻找到了交集,传统文化衍生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和科技的交集就在于: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响应当代,一方面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文化将会带动经济和人文的又一次振兴。

材料4: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于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拉开帷幕。期间,进入会场的主要报纸《华尔街日报》以及瑞士当地主流媒体《新苏黎世报》均对广州作了大幅报道。其中,《华尔街日报》在主要版面刊发了新华社特稿《广州:“千年商都”崛起国际枢纽》,向与会的全球政商领袖以及学界、媒体界代表介绍广州发展的新气象、新成就、新活力。以下是这篇新闻特稿的内容摘编。

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如今正在加速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步伐。

2016年,这座城市GDP约达到1.95万亿元,经济体量和新加坡以及香港相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突破了2万美元。连续27年,广州都是中国第三大城市。现在,这座城市设置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成为国际航运枢纽、航空枢纽和科技创新枢纽。广州正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机遇,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

广州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最活跃、资源集聚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是唯一没有关闭过的对外通商口岸。如今,广州港依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第六位和第七位。根据市政府最新公布的计划,广州将完成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建设国际通用码头和国际邮轮母港,加快发展航运物流、航运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和航运总部经济,并开辟更多国内外航线,提升航运要素配置能力。

在保持海上运输的传统优势之外,广州作为航空枢纽的优势正在日益凸显。2016年,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迎来了第700架飞机,机队规模上升为全球第四位。“南航目前正在以广州枢纽为联结点,打造连接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广州之路’,这意味着游客可以便捷、舒适地通过南航的飞机,中转于四大洲之间。”南航集团副总经理韩文胜说。此外,这里拥有年旅客吞吐量近6000万人次,在中国排名第三的白云国际机场,已经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最大门户。根据机场的规划,它将打造为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图”,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图”的重要节点。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客流,未来五年,广州将推进白云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及第三航站楼等工程建设,吸引高端优质航空企业落户,并规划建设第二机场。

交通的改善,正在给广州带来更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并让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汇聚广州。广州一直都是中国南方科教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中山大学等中国一流高校,以及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之一的“天河二号”等基础资源。广州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枢纽,孵育了一些中国最为知名的科技企业,包括全球最大社交网络之一、拥有8.5亿用户的腾讯微信,以及网易、唯品会等。去年,广州赢得了众多国际科技巨头的青睐,思科(广州)智慧城市项目、通用电气国际生物园、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南方中心相继落户。思科首席执行官罗卓克的话,解释了思科项目选择落户广州的原因,“广州是中国的一个主要城市,广州所在的广东省是全国最富有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中心。”罗卓克说。

“广州是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之一。”广州在过去6年内5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来自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过28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达到960%。未来几年,广州将不断吸引世界的目光。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2018年世界航线大会、2019年国际港口大会将依次在广州举行。未来五年,广州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稳固,高端资源要素将会加快集聚。

材料5:

广州地处五岭之南、南海之滨,是得天独厚的山水城市。广东岭南特色鲜明,多元文化交融,是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为此,广州提出,要按照依山、沿江、滨海的脉络,从北至南形成三个风貌区,彰显广州城市特色,即立足广州自然人文条件,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形成北部地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中部地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都市风貌和南部地区滨海新城风貌。具体而言,北部地区,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保护成片农田、生态公益林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等自然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部地区,突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都市风貌,严格控制珠江沿岸的城市开发,保护城市肌理,根植岭南文化,建设古今相融、中西合璧的活力街区。南部地区,突出滨海新城风貌,科学规划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按照国际标准配套各类市政设施,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材料6:

2016年2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广州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已经确定。据国务院批复,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这是国家赋予广州的城市定位,是广州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陈教授看来,把广州建设成为枢纽型网络城市,是基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广州的城市定位而提出来的,广州将在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承担新的更加重要的职能。

陈教授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通常应是市场网络、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这三重网络密集叠合、相互渗透的关键节点。因此,广州去年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的目标。能否发挥城市的枢纽带动功能,还必须看以广州为枢纽的市场网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连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内核是开放发展,市场、交通、信息三重网络及其运行规则越完善越开放,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吸附功能和辐射功能才能发挥得越充分。“广州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充分体现了对‘开放发展理念’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的深刻理解和自觉探索。”

事实上,广州具有“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生态要素丰富齐备,城市错落有致。同时,广州经济总量连续二十余年保持全国第三的位置,与北京、上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正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当前,广州有着在全国乃至全球排名前列的海港、空港、铁路港和信息港。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工作基础,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都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之举,而非凭空产生。

那么,枢纽型网络城市该如何打造呢?对此,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表示,枢纽型网络城市要求广州秉承地缘优势,打造三大战略枢纽,依托网络互联互通,实现高端要素集聚,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一格局的形成,必须进一步以珠江水系为脉络,优化广州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专家建议,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需要整合广州周边的资源。内部整合是向南沙转移部分功能,周边整合则是广佛同城。在他看来,珠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城市群的重要板块,而广州、深圳、香港则是这个板块的三个核心。广州、深圳、香港未来更多的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这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大背景下,广州可以发挥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的功能。

材料7:

2016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峰会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主办方发布了《新空间·新生活·新治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蚂蚁模式》白皮书,同时发布了全国335个城市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排名。

从城市排名来看,广州以202.26分全国排名第六,华南地区排名第一,在一线城市中仅次于上海,超过深圳和北京,而且在6项二级指标中,有5项排名进入前10位。其中,在线医疗方面尤为突出,创新指数位居第三。

广州是全国80个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之一,也是互联网企业集中和“触网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提出“上网办为主、现场办为辅”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理念。早在2015年,广州市就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与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开通城市服务功能几乎同时。

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城市服务在广州上线一年以来,已累计服务约3000万人次,最近一年的访问人数为2000万人次。在这些线上城市服务中,广州市民使用率最高的是出行类业务。其中广州地铁在全国首创“云购票”,已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00万人次。“羊城通”是全国首批可以实现该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值的城市一卡通。广州地铁APM线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可以直接“刷手机”过闸的地铁线路。

此外,广州的在线医疗服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全国智慧医院标杆,2015年10月8日起全面开启“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模式,并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与此同时,广州的“互联网+医疗”新模式还在向基层和社区渗透,助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等制度推进。2016年6月30日,由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与某网络平台共创的“钉钉医疗”项目正式亮相。通过互联网平台,除了可以叫医生上门服务,还可以通过手机将市民与社区医院的医生变成“好友”,遇到问题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与医生实时互动。

峰会发布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包含“互联网+益民服务”和“互联网+便捷交通”两个一级指标,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在线医疗新模式、新型教育服务、大数据交通治理等6个分项指数。

指数报告显示,“互联网+”正为城市服务提升打开巨大空间。总指数城市均值显示,国内的城市服务总体水平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从2016年1月到9月,指数均值就从23.74提高到了48.43,3个季度增长了1.04倍。从全国范围看,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重庆、青岛、廊坊等区域龙头城市成为新的增长极,由点及片带动区域“互联网+”社会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材料8: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频繁遭遇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城市发生内涝,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成都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说。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专家认为,传统的市政“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顺畅”的模式,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根据该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色、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建设“海绵城市”,最关键的在于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般来说,区域内的大规模水源,主要用于重要生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其中可以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水系,原则上都可以被纳入水资源生态板块,加以识别和保护。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建成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因此,“海绵城市”在大城市中的推进,建筑雨水的利用与中水回用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雨水利用的途径,包括普及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建筑中水的回用。统计显示,如果能将雨水、洗衣洗澡水以及其他生活杂用水等污染程度较轻的“灰水”经简单处理后用来冲厕所,至少能节水30%,而每立方“灰水”处理的成本也只需要0.8元。

当然,“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政府能推动的是一部分,公众参与的部分远比想象中更多。例如,如果每家每户都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洗,节水的数量将超乎想象。

材料9:

从2013年7月开始,厦门在全市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激发了社会自治活力。“过去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常遇到‘我家没事你别来’的闭门羹,可现在居民都会热情招呼‘进来喝杯茶’。”金安社区党委书记说。厦门市所倡导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就是以社区为基层治理基础,通过发动群众共同治理和统筹各种资源合力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和居民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群众为主体。

“共同缔造”带来了“管理供给”的改变:从以往主要服务生产的诸如大桥大路的“大投入”,到服务生活的“房前屋后”的“小实惠”,市民群众更多从身边小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与此同时,对需要专业力量的服务,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而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让服务质量得以提升。

“以往社区做什么多是上级号令,‘干部干,群众看,有时还骂娘’。现在必须政府群众协商,干部、居民一起干,让市民逐渐成为城市主人。”思明区区委书记说。从只重结果到同样重视过程,不少干部对走群众路线有了全新认识。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说,“过去重在‘搞定上面’,完成各项考评,跑项目争资金;现在重在‘发动下面’,收集服务需求,争取群众支持。”

干部工作方法在改变,群众的参与热情也在提高。海沧区院前社面貌一新就是得益于“社区达人”陈先生,他在外经商后返乡发动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从城市菜地项目入手,把乡村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合作社社员林先生说,“有六七个社员过去被视为‘问题青年’,纹身、泡KTV、酗酒,现在有事业做,人也踏实了,‘共同缔造’把人也‘缔造’了”。

“共同缔造”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弥补了政府部门的“缺位”和“越位”。目前,全市城乡社区建立了社区发展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社区自治组织966个,同比增长56%。金安社区文明督导队开始主要由低保户构成,在“热心大姐”鲁女士带领下,发展到50多人的规模。一些低保群众说,原来不知道怎么融入社会,现在为社区做点事情,得到大家认可,感觉自己“有价值了”。目前金安社区组建了合唱艺术团、漂书俱乐部、俏阿姨舞蹈俱乐部等10个“草根”社团,志愿者达两千多人。金安社区一项千人调查结果显示,“共同缔造”后群众社区活动参与率超过90%,社区组织参与率达60%。经由“共同缔造”,“生人社会”逐渐变成“熟人社会”,民众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城市的现代化,不仅是马路、广场、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最核心的应该是人的现代化。社区是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环节,是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结合点。“共同缔造”既让居民从“小家”走向“大家”,把社区变成有温度的家园,也让居民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提高文明素养,还让越来越多人选择把自己的命运与这座城市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三作答要求

问题:

请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以广州:传承与发展题目,写作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2.不必提供对策。

3.不要大段摘抄材料。

4.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5.篇幅在1500字—1800字(计入标点与空格)。

上一篇:向宜宾考生推荐笔试班--2016年能力提升培训班招生简章

下一篇:2017年4月16日辽宁省某市人大选调公务员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