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只差一步,离梦想更近一步
请填写您可识别的网名,用于查询报名信息

仅填写数字

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12)

作者:陈建军团队时间:2013-10-28 浏览:1892次

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12)
第十二天大象无形——个性化文章写作
前面介绍的文章都是有货显或隐的章法的,无论是叫思路也好,套路也好,模板也罢,总之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有章可循的。此外我们经常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毫无章法的文章,这些文章本身是清晰的,但是它并不遵循如何固定结构或在套路,这种文章可以被称为个性化文章。面对这些文章很多人表示憎恶,不一定式因为这样的文章不好,而是因为这样的文章不好学。个性化的文章到底可不可以学,个性化的文章是否也能够找出思路,这个是我们在这个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比较简单同时也是需要花大工夫的方法:复制文章。
复制文章是我给这本书特别设置的一个部分。很多人看到一篇文章很好,但是不知道怎么用,看了很多好文章还是不会写。复制文章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复制文章的部分主要是根据前一小节的标准范文来“套”真题。通过把标准范文稍微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真题题干的要求。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个部分主要展示如何“仿写”文章。如果不会写文章,在别人的文章基础上进行修改是一种很好的方法。[1]
这个部分复制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官方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作为范文。选取这些文章并不是想偷懒,而是想向那些迷信“权威”的人表明这些文章的“典范”意义。[2]因为官方的报刊的文章往往都比较长,选取的这些文章有的做过一些调整。

一、范文一
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
——人民日报社论
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今年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频繁发生的台风灾害,特别是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共同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壮丽篇章。12月7日,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全面总结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表彰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必将激励和鼓舞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不断前行。
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斗争,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重大的检验。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砥砺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展现了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见证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崇高品格,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危难时刻非凡的领导驾驭能力。
风雨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从“要把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到千方百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从国旗再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的同胞而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迅速推进,“人”成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理念历经抗击非典、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而不断升华,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原则。
风雨见证的,是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指挥;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有力、协调有序;广大军民合理应对、科学救援。从完善应急体系,到第一时间救援,再到形成合力应对、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又井然有序。只有在这种科学精神的支撑下,大灾之年才能书写大发展的奇迹,机遇面前才能书写无愧于历史的篇章。
风雨见证的,是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八方驰援的人间大爱,还是舍己为人的坚定从容;无论是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还是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都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继续弘扬和发展这样的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战,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未来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坚信,这种风雨锤炼的伟大精神,不仅在应对灾难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会在更为漫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的合力,释放出更为持久、也更为强大的力量。

评析:这篇文章是一篇论述精神的文章,正文部分的内容显得非常个性。最大特点是感染力强,语言丰富。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的主要是各种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如“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大灾之年才能书写大发展的奇迹,机遇面前才能书写无愧于历史的篇章”等等。这些表达可以用来写各种关于公共应急,自然灾害等等方面的话题。把这类表达用在文章中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变得更加流畅优美。
二、复制文章
2011年国家副省级以上:
材料:略
问题: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下面我们将上面一篇文章稍做修改,使之符合国家考试的要求。因为这个题目的要求写的是黄河精神,字数要求是1000字左右,所以文章的内容和篇幅都需要进行调整。
黄河见证伟大的精神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伴随黄河产生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条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见证人,她不仅见证我们的成长,而且影响我们的精神气质。
——黄河见证的是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黄河不仅养育了华夏民族,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考验着我们的能力,砥砺我们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黄河带来了众多灾难:特大洪水、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正是在和黄河的不断抗争中,激励和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振奋精神、不断前行。面对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的民族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前方后方一心,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在治理黄河过程中,无论是八方驰援的人间大爱,还是舍己为人的坚定从容;无论是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还是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都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继续弘扬和发展这样的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战,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黄河见证的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精神。
古往今来,成功的治理黄河,无不根据黄河本身的规律,深入调查,因地制宜。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我们将黄河的害化为利。从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到今天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无一不是如此。胡锦涛同志指出,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这正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黄河见证的是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
五千年来,从大禹治水到今天的水利建设,我们的民族出来都没有放弃过对黄河的治理,从来没有失去要治理好黄河的信心。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促使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黄河见证的是生生不息的养育精神。
黄河不仅养育了我们的强健的躯体,还涵养了高尚的情操。她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不分民族,不分时间,不分高低贵贱,她都一直默默无闻的为华夏儿女奉献,付出,从来不要求一丝回报。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精神涵养了一大批讲奉献,将付出,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优秀儿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治理好黄河的关键时期,也是彻底解决黄河问题的攻坚时期。未来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坚信,在治黄过程中锤炼的伟大精神,不仅在应对治理黄河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会在更为漫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的合力,释放出更为持久、也更为强大的力量。

复制说明:这篇文章在内容上借鉴了范文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摘抄了材料的一些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了一起。在形式上做了一些调整,将文章的核心内容用破折号的形式标示在突出的位置,使文章看起来更加清晰。
三、范文二
民富不能靠恩赐
作者:汤耀国(人民时评)
时为2011年的春天,北京寒气未消,暖意亦至。全国两会在此召开,延续近年的主旋律,民生仍为重头戏。甚于以往的是,在GDP总量全球第二的“国富”新背景下,“民富”成了一个战略性的新期许,以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公平。
这个国家是如此庞大,如此复杂。背负着五千年辉煌与没落的历史包袱,曾前所未有地集中起权力与资源,继而又“可控”地释放民间活力,藉此双重驱动,高速行驶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轨道上。只不过,有些人搭上了便车,有些人被甩到了车下。除天赋能力之别外,还有一道道不无隐秘的闸门与暗道,将财富之流切割与转移。
在越来越开眼看世界的今天,“中国人”反倒不再仅仅被当作一个整体。无论以何种数据来解释,贫富失衡都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个人的身边,都能找到它的痕迹。无论以何种理由来辩解,这一事实都难言正当,它的“成色”,老百姓自会拿心来度量。
酿成今日局面,自非一朝一夕。国家层面的解题,若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为代表,亦已酝酿七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一等待,已近人生十分之一。
全国两会,历来是吸纳民意、安抚民心的政治季。本次两会即释放出一道温暖的气息,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两会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草拟提高个税起征点。温家宝总理说,这是使中低收入者受益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
收入分配解题千头万绪,但说得简单点就是更公平地“切蛋糕”,把理应给某些人的利益赋予他们,把原本属于某些人的利益还给他们。这里考验的主要不是能力,而是意愿。
但这意愿,并不会从天而降。由一般的人性可知,坐待恩赐,大都只会等来失望。天上即使掉下来馅饼,那也往往很有限。利益的均衡,须基于利益主体的公平博弈。有的人钱多,钱多好办事;有的人人多,人多力量大。节制资本,驯服公权,俱有赖坚实的权利之基。
反观民生“善政”,这是责任。纳税人,固然可以理直气壮主张权利;无力纳税者,也大可坦荡要求公共服务。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丛林法则不能横行,这是人间最起码的正义。
更何况,这块大地上还飘扬着“社会主义”的旗帜。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小平也曾强调:“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改革政策导致两极分化,那我们就是走了邪路了。”

评析:比起那些一味的提要感恩戴德的文章来说,这篇文章无异于是棒喝。这篇文章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文章的角度上。比起那些中规中矩的文章,这种文章很难有章可循。这种文章的缺点就在于内容太散,重点不够突出。这个缺点也正好是文章的优点。正所谓文无定法,大象无形,比起中规中矩的文章,这种文章更加自然流畅。但是这篇文章内容太散,给人的感觉是拼凑起来的。尽管如此,这篇文章的角度和其中表达的思想都是可以借鉴的。这种文章的问题就在于可复制性较差,复制的时候在内容上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变动。
四、复制文章
2011年北京
材料:略
问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幸福不能靠恩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是温饱如此简单,幸福的生活成为了下一个目标。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今天,建设幸福城市的概念被很多地方提出来。很多人总是以为,只要成为城里人,只要被纳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保障范围之内,生活就幸福了。比如有了北京市的户口就医、生孩子、上学……等等都不要钱,或者只要很少的钱。所以我们社会流行一个说法叫办签证易,办北京户口难。
幸福不能靠恩赐,要靠争取。一心想要一个户口,一心想让国家、社会为个人提供保障,这是一种懒汉思想,一种等靠要的思想,这种思想要坚决摒弃。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和创造得来的幸福才是应得的幸福,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要幸福我们必须树立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为幸福的生活奋斗。个人奋斗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本身就是幸福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物质基础和条件,她也包含精神满足和在自我提升过程中获得的人格的升华。城市之所以是一个幸福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她为我们提供了保障,更多是因为她为个人的实现提供了很多机会。作为个人就是应该积极的去寻找、利用、创造机会,共同努力把城市变成幸福生活的好地方。
幸福不能靠恩赐,也不是一种恩赐,它是政府的责任。一些城市的政府喜欢做两件事情——一是把城市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功劳,忘记了人民群众才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一是做了一点事情就大张旗鼓的宣传,认为自己对群众有恩。这种以恩人自居的执政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一个执政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民的幸福是应尽的义务,做到了是应该的,不值得表扬,没有做到就是失职,应该批评、问责。幸福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树立正确的科学执政观,以一颗敬畏人民的愧疚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起建设幸福城市的义务。
幸福不能靠恩赐,但是却需要接力。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城市是先辈用血泪和汗水铸就的。祖先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时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曾子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的建筑、城市的邻里关系、生活习俗正是这些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我们更加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使之薪火相传,使城市的文脉不熄,为万世太平接力。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的生活,要打造幸福城市,必须靠我们自己!城市——向幸福进军!

张小龙 辛卯年六月初三于湘江河畔

复制说明:这篇复制的文章更多的是复制了前面一篇文章的观点,在内容具体内容上借鉴比较少,主要靠自己独立完成。

五、真题示例
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学。但是,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已有3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一度拥有1500多名学生规模的私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销声匿迹了。“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实际上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往往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立学校当作跳板,一旦找到合适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300多元的学费,12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和陈某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10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春节过后,8岁的乡村女孩儿张某在B市郊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里迎来了新学期,但更多“漂泊”在市郊的农民工子女难有这样的待遇。“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有点变味发馊,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B市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B市地方实验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怎么办?”从山西来B市打工的张某愁苦地问。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有幸”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研究员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时,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题词。广大人民群众都希望并相信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这美好的愿景会变成现实。
2.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记者联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这一调查历时7天,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向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73名受访者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43名受访者最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17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78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
调查表明,有46名农民工子女,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其中转学1次的有10人,转学2次的有12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24人。在回答子女在城里求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时,54位受访者表示是“费用太高”,占受访总数的43.2%;46人表示是“没有城市户籍”,占受访者的36.8%。选择“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16.8%、6.4%和4.8%。“我本来准备把小孩送到公立学校,但因为不是本地户口,我找的一所学校每学期竟然要8000元的赞助费,另外还要交这费交那费,最终还是没有去。”在N市打工的罗某告诉记者。
调查同时显示,有20名农民工表示孩子在上学时曾“遭受到拒绝”,7人表示“做了很多努力学校才接受”;有19位受访者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但不严重”,3人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情况比较严重”。调查还显示,77.6%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88名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或“不一定”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占受访总数的70.4%。“小孩只要听话,知道尊老爱幼就行了。我整天忙,没时间想太多,学校的质量也就不管了。”今天33岁的王某来自南方某县,以帮酒店洗台布为生,谈起孩子的教育,他无奈地说。
3.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过程中,地处西南边境的L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国家在L县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L县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L县在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的同时,注意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
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家乡心存疑虑。L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L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L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L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其一,联村办寄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等村由于靠近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的鸣凤中心小学,L县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鸣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其二,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L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L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该校有在校生752人,寄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三,创建边境形象学校。L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寄宿生达150多人;水口中学、彬桥中学的寄宿生均超过400人。
4.越是上学难,有些农民却越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如F村各家相互攀比“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出现了忍饥挨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的“英雄”。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社会学家计算过,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大约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20年的纯收入。不用说西部贫困地区,连基本脱贫的东部地区的农民孩子的“大学梦也越来越远了”。实际上,新世纪以来,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这就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在“缩窄”。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仍相当大,也就是说,农民倾其全力支持了教育的发展;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在当下中国农村出现了必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现象:H省的一个调查表明,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G省的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辍学”之风抬头,用一著名作家的话来说,就是用辍学来“保护人心,保护土地,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但也如这一作家所说,这样的选择既显得“荒唐”,又有些无奈。而且也还有许多农民几乎是孤注一掷地仍然将孩子的教育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这样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确实给人以悲壮感。一位下乡支教的大学生说,这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如果不对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包括农村教育及城市教育)进行新的反思与改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恐怕很难实现他们可以看到并应享受的教育,即广大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
5.柳延希望小学是李某当村主任的时候筹资修建的,可惜只用了七八年就撤了,留下了空荡荡的校园。上世纪90年代,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李某所在的枣园镇延店则村,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潮。然而时隔几年,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部分希望小学。
柳延希望小学的几间教室已被村委会用做办公室。当年的筹建者、已不再担任村干部的李某,如今也搬到学校住。他的任务是看守校产,清除杂草。
如今,村里还有50多个孩子在邻村的裴庄希望小学上学。由于路有点远,又不能住校,大人们只好每天骑车接送孩子。“现在除了房子,什么都没了。”在校门外的一堆砖头瓦砾里,李某找到了唯一能见证这所学校历史的一块石碑,那上面盖满了泥土,看不清碑文。他让孙子端一盆水过来浇在石碑上,然后用手慢慢地抹去碑身上的泥土,这才露出了清晰的字样:延店则村希望小学占地1260平方米,共建教室10间……
和李某不同,同样是校园看护人的向老师不甘心学校就这么闲着,他在已经撤掉的学校里办起了幼儿园。撤校前,向老师是校长。学校原来只有12口窑洞。2004年3月,经联系,香港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赠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孩子一学期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6.200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希望工程共募集资金56.7亿元,资助346万名家庭困难青少年继续学业,资助建设15940所希望小学,为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调查论证后,开始实行希望工程战略重点转移:由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伴之而来的是乡村小学数量的锐减,2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
据2010年10月25日报载:截止2008年12月,G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这样的情况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部分校舍被当地村委会再利用,作为临时教学点等,服务于周边村民。但更多是被困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扬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苞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
来自Y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4月25日,Y市某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其中最早兴建的京温希望小学,已经变成了红枣产品加工厂。这里原来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可如今只剩下3所了。教办主任张某介绍:本世纪初,生源开始锐减,2001年,有一个镇在校学生2400多,可现在不到11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在有些村子,学校校舍依然是最漂亮的建筑。可这些校舍有的被用做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或者群众活动室,有的被村集体租赁出去成为厂房或仓库,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7.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这些学者有不少出身于农村,他们有着自己的乡村记忆,和对现实乡村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因此,他们的忧虑就特别值得注意。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如夜校、识字班、电影放映队、青年演出队)的消逝,更有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劳作和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密接触、和睦相处为特点的农村日常生活形态解体的征兆和趋向。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于是,有研究者产生了更深层面的焦虑:“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宰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尤其是农村里的年轻人的头脑,由此带来的问题自然是十分严重的。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这样,他们生命存在的根基就极易发生动摇,成了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就是这样相互纠结着。
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追问的。
三、作答要求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题目分析:谈这个题目本身之前要先谈谈资料。这个资料一共有7个部分,前面六个材料都是在谈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材料七谈论的和前面六个段材料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乡村伦理问题。这就预示这写这篇文章可以和前面六个材料无关。这个题目即便是想抄材料可以抄的内容也非常有限。命题者的用心很明显:希望考生写出自己的东西。“思考”这个词加上“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的规定,可以看出这个题目的开放性。“思考”这个词体现了命题者希望考生动脑子来写文章,“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则使得那些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考生有发挥的余地。不过思考并不等于我们可以随便乱写一通,写的内容一定要和这句话相关,和材料七的内容相关,不可引申得太远,否则容易偏题。
信心——存在之根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转型就意味着动荡、变化、不稳定,随之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混乱、迷茫、失落。这种情绪集中体现在农村人身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需要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城市对于他们来说缺乏亲和力,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对于安土重迁的他们来说肯定宁愿选择自己的家乡。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他们想进入城市,但城市又设置了各种障碍,不愿意接纳他们。
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距使个人的身心分裂,父辈们和子女们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在精神上使家庭分裂。这种双重分裂使农村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处于失根状态——他们既无处安身,也无法安心。
面对这种失根状态,信心比所有的东西都重要。如果我们深入调查很容易发现:这种失根状态在充满信心的人身上是很少,甚至是不存在的。以教育为例,一些农民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倾家荡产,举全家甚至全家族之力供养孩子念书。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不会有失根,因为他们有希望,有信心,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在这样的家庭中,绝大部分孩子也不会处于失根状态,有家庭的支持,有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他们知道自己正通过学习,通过念大学找到一条通往未来之路。这条路可能不会很顺畅,考的大学可能不太好,甚至考多次才能考上。但是只要有信心,只要坚持,就可以在这条不顺畅的路上锻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未了理想勇于追求的精神,树立屡败屡战的决心。有了这样的良好的品格,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他们呢?
一些人不但不为他们的精神感染,反而嘲笑他们是“孤注一掷”,反而认为他们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认为他们的做法是注定失败的悲壮举动。不仅很多农村人这样看,连一些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城里人也这样认为。这种短视和悲观的论调不仅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社会的经验表明,充满了信心的个人是有前途未来的,充满了信心的家庭是精神抖擞生机勃勃的,充满了信心的国家和民族是根基牢靠的!
当今的转型只是一个小的困难,农村人的失根状态也只是暂时的。生存和生活的根基应该奠定在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充满鉴定信念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遇到无数次的动荡和转型,但是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绵万年至今,和我们民族精神中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心带着着我们走过来坎坷的昨天,信心也一定能够带着我们走向辉煌的明天!
张小龙庚寅年冬月初七上午于康乐园
六、内容回顾
本部分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
1、有的申论文章是可以写的有个性的;
2、个性化文章也是可复制的。
练习:利用国家2011年地市级考试的材料写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个性化文章。


第四阶段 练真题 成风格
这个部分用真题来检验在前面几个阶段中谈到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是否适用。这个部分可以说是总回顾和总的检阅。为了检验这些方法的普遍适用行,我们将选三套风格迥异的真题来写文章,它们分别对应的是:
第一,可以全部抄材料的真题文章写作;
第二,以借鉴材料为主,独立写作为辅的真题文章写作
第三,可以借鉴的材料有限,主要靠自己独立写作的真题文章。
这三类文章难易程度是很明显的,这里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编排的。每个部分除了真题演示以外都搭配了一个类似的真题练习。真题演示主要是给大家看,练习部分需要自己动手写。

[1] 因为这并不是创新的学术研究,不存在抄袭的问题。也请各位高抬贵手,千万不要把这个方法用来写学术论文,否则我的罪过就大了。
[2] 如果是我写的,写得再好都会被认为是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一旦告诉一些人这个文章出自人民日报,文章再烂也是权威。对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判断力的人,只能用权威说话,因为他们喜欢权威。

上一篇:2013年山东省泰山区事业单位笔试题

下一篇:2013年11月3日四川下半年招考公务员【申论】题